当前位置:罗庄区总工会 > 资料中心 > 职工文苑 >
麦 收
发布时间:2019-06-25   点击数:  字号: T | T

  

赵云昌

 

布谷鸟啼叫,麦收季节到。

谚语“三秋不撵一季忙”,这“一季”说的就是麦收季节。“麦熟一晌”,5月天,麦子成熟的快,往往昨天还青黄半熟,今天就金黄一片。成熟的麦子要抢收。记忆中,麦收时节,老天总是喜欢捉弄人,有时像娃娃脸一样一天三变,不是骤雨来临,就是下起冰雹。那年麦收快要结束的时候,天下起了鸡蛋大小的冰雹,狗蛋家的麦子被砸在了地里。狗蛋爹,一个浑身腱子肉的汉子,竟任凭人们怎么往回拉也无济于事,一人蹲在地里,抱头呜呜嚎哭。麦子一熟,开镰抢收,老人、孩子、妇女齐上阵,不管是半拉孩子,还是年迈老人,就是平素喜欢背着手、踱着方步的村干部也乱了脚步,走起路来一阵风样,像屁股上被人点着了一把麦穰。那阵势就像打一场攻坚战,时间成了制胜的武器。

从记事起,就常听父亲说,麦收就是在老天爷嘴里抢粮食。买手那几天,常常还在梦里,就被父亲吆喝醒,睡眼惺忪、迷迷瞪瞪跟在父亲后面,或去割麦或去打场或去晾晒。割麦时,父亲佝偻着腰在前面会务镰刀割,我在后面捆。累了,父亲直起腰擦把汗,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麦子,脸上洋溢着喜悦:“小麦长的壮呢,是个好年景。”我跟在父亲后面,蹲在地上,抓一把麦子,把麦子捆起来,虽是个轻松的活,却还是常常跟不上父亲。这时,父亲就大声的吆喝,粗鲁的漫骂:“能吃不能干的东西,收不起来,看你喝西北风去!”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看着望不到头的麦子,又热又累的我就在心里诅咒这可恶的太阳和麦子。

割麦忙,打麦更忙。麦子运到晒场上,首先是晾晒,把一捆捆麦子厚薄均匀的散开。五六亩的麦子往往要母亲和我们散上大半天,父亲则去满村的找拖拉机。那时,村里只有两辆拖拉机,需要早早的找寻。有时候,几十户人家争抢一辆拖拉机,平素谦让有加的村民顾不得矜持,争的脸红脖子粗,有的更是不惜打架动手争抢。每每找到了拖拉机,开到场上,父亲就满脸的喜气。开拖拉机的师傅翘翘腚,伸长脖子瞅瞅麦场厚薄大小,看看手表,就问“打”,父亲爽朗应答“打”。父母和我们兄妹几个立马像旋转的陀螺,一颗不停闲——拖拉机按时间收费。

麦子打完了,扬完了,才能喘口气。这时候,我手上也早已出了茧子,流了脓水,身上也因瘙痒被抓挠的这里一道那里一道。

及至长大后外出求学谋生,才渐渐远离麦收。

又开到麦收季,心血来潮,给父亲打电话说“回去收麦哈”。

“回什么回,过年不是给你说了吗,地都流转出去了,不用种地了。”父亲大声的吆喝着,听得出来,父亲有点失落,但更多的是喜悦和轻松。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机构简介 | 返回顶部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主办:罗庄区总工会 地址:罗庄区行政办公大楼B楼
邮编:276017 电话:0539-824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