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全面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域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已建立基层工会1471个,其中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基层工会1399个,涵盖单位2986个,涵盖职工人数130867人,实行厂务公开制度1399个,建制率95.11%。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建制率达到100%,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夯实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其工作经费也列入财政预算,并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工会主席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意见》和《罗庄区厂务公开协调小组责任制度》等文件,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领导体制;各街镇成立了街镇、社区(工业园区)、企业三级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确保了组织健全。各基层工会努力发挥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协调相关部门的支持,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的认识,全区逐步形成了以“党委牵头、工会主抓、政府有关部门配合、企业经营者支持、广大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
结合实际、发挥职能,凸显了鲜明的工作特色
注重发挥街镇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引导各单位发挥优势、凸显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工作特色。罗庄街道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协调小组联系点制度,提出了“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盛庄街道提出了“破难点、攻热点、抓重点”的工作举措;区工商部门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列入“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的评比标准,以信用评比促进企业建制。在企业中,新光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职工收入班组、车间、厂部“三级公示”制度;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由工会和职工组成的厂务公开监督小组;罗庄中心医院开展了厂务公开满意度的职工问卷调查;还有许多企业开设了董事长、总经理邮箱,建立了通报会制度等等,进一步丰富了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形式、载体和手段。
培植典型、以点带面,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注重发现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了工作的全面发展。按照“五四三六”工作机制做好厂务公开民管理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广“二次公开”、“职工定期评价”、“定期回头看”等先进经验,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合同,引导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深入发展,形成了“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和谐局面,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华盛江泉集团以“三个坚持”为总要求,以“三个延伸”为推进方向,统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效融入企业管理体系。临沂大纬建陶有限公司注重人性化管理,通过开展工资协商合理确定员工的工资,对不能完成工时定额的个别员工给予保底工资,企业的效益逐年提高。临沂兴元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是国营煤矿,濒临倒闭,改制后由于实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企业增加了透明度,架起了一道经营者与职工双向沟通的桥梁,使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职工人心稳定,劳资关系和谐,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探索思路、创新方法,健全了完善的工作机制
坚持对有一定规模、有较大影响力、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健全、基础较好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单个企业建立职代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办法;依托村(社区)、工业园区、不同行业,以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推动大量中小型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并以建立行业工会、工会联合会,开展集体协商为载体,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坚持开展“四结合”活动,即与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相结合,不断向企业经营者宣传依靠职工办好企业推行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可行性;与建立完善职代会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相结合,使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开展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坚持以“职代会建制年活动”和“职代会星级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的建制率和覆盖率。坚持每年举办全区工会干部培训班,重点围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对基层工会主席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基层工会主席的业务水平。同时,专门制定和出台了《罗庄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对考核时间、形式、内容、程序、责任和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搭建了公开监督的平台。(程奎星)
![]() |